業務一個月賺多少?
業務人員的收入差距是職場中最明顯的之一,因為這份工作「靠能力吃飯」,沒有固定上限。不同產業、不同產品類型,薪資結構與獎金比例都會影響月收入。整體來看,台灣一般業務員月收入落在 NT$40,000 至 NT$120,000 之間,但頂尖業務可輕鬆超過20萬甚至30萬。若細分產業與階段,就能更清楚看出差異。
首先,幾乎所有業務工作都採用「底薪+獎金」制。底薪通常介於三萬至五萬元之間,用於提供基本生活保障;真正決定收入高低的是「業績獎金」。這個獎金可能依成交金額、毛利率或產品類型計算。例如賣車、房子或保險這類高單價商品,一筆成交就能帶來數千至數萬元獎金;而銷售一般商品或服務的業務,獎金較小但成交量大。
以不同產業為例:
1. 汽車業務
Toyota、Honda、Nissan等品牌業務的月收入平均約 NT$60,000~120,000。底薪大約3~4萬元,每賣出一台車可得3,000~10,000元獎金,加上保險與貸款分潤。若一個月能賣五台以上車輛,月薪破十萬並不困難。豪華品牌如BMW、Benz、Lexus,獎金更高,單台車獎金可能達兩萬到五萬,頂尖業務月入超過二十萬十分常見。
2. 房地產業務
這是最極端的例子之一。房仲幾乎無底薪或底薪極低,但成交一筆可獲房價1%至2%的佣金分潤。例如一棟1,000萬房子,分潤後業務可拿約3~10萬元。若一個月成交兩間,收入可達20萬元以上;若沒成交,就可能只拿底薪或零收入。因此房仲業務的收入波動極大。
3. 保險業務/金融理專
這一類屬於「持續型收入」工作,前期可能辛苦、收入低,但若客戶基礎穩定,收入成長驚人。平均業務員月收入約 NT$50,000~100,000,但資深業務或業務主管月收十萬以上相當普遍。頂尖保險業務(MDRT等級)甚至月入五十萬以上。
4. 科技與B2B業務
這類業務需要專業知識,獎金比例相對較小,但底薪高。月薪平均在 NT$60,000~150,000 之間。若負責國際市場或企業採購,佣金可能依年度業績分紅,年收入上看百萬以上。
5. 一般消費品、藥品與連鎖業業務
通常底薪穩定、獎金比例較低。月收入多在 NT$40,000~70,000 左右。這些業務強調長期維護客戶關係,而非短期爆發式銷售,因此收入穩但上限較低。
接下來從經驗角度看業務的收入成長曲線:
- 新手期(1年內):月薪約3~5萬元,多靠底薪與初期銷售。這階段重點在學習話術、產品知識與開發客源。
- 中階期(2~5年):月薪5~10萬元。業務逐漸熟悉市場、累積客戶與轉介紹,收入開始穩定。
- 資深期(5年以上):月薪10~20萬元,甚至更高。此時已擁有固定客群、回頭客與高轉換率,可能同時帶領團隊或管理經銷區域。
- 菁英級(Top Sales):月入20萬至50萬元不等。這類業務通常具備強大個人品牌與信任網絡,不再靠單次銷售,而靠長期關係與重複成交。
許多人誤以為「業務就是口才好」,其實真正影響收入的關鍵是:
1. 產品價格與毛利率 — 高單價產品單筆獎金高。
2. 市場競爭度 — 獨特或專業產品較容易保持獲利。
3. 客源穩定性 — 是否有回頭客或推薦來源。
4. 個人執行力 — 拜訪頻率、成交轉換率、售後服務品質。
舉例來說,一名普通汽車業務若每月成交五台,每台佣金7,000元,加上配件與貸款回饋,每月總收入約10萬元;若是豪華品牌,每月賣三台即可達15~20萬元。而保險業務只要服務200位客戶,每月持續續保收入也能達10萬以上。
但要注意的是,業務收入高,也意味著風險高與壓力大。沒有穩定業績就可能回到僅靠底薪的狀態,甚至需自付通勤、活動、應酬費。很多人入行三個月就離開,因為短期看不到成果。但一旦跨過前期門檻,業務是少數能靠努力改變收入曲線的職業。
若要簡單回答「業務一個月賺多少?」這題,可以歸納如下:
- 一般初階業務:月入4~6萬元
- 中階穩定業務:月入7~10萬元
- 高績效業務/主管級:月入12~20萬元
- 頂尖業務/明星業務:月入20萬以上
業務工作最大的魅力就在於——收入沒有上限。你能賺多少,不取決於公司,而取決於你的企圖心、執行力與客戶信任度。對敢挑戰的人來說,業務是最現實、也是最公平的舞台。
Lexus業務 | Lexus業務美女
